29 March 2011

大災過後. . .

P1060707-20110321-2011-03-29-00-00.jpg
郡上八幡

第一次來到歧阜縣郡上八幡,原來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。這一回,重遊舊地,探望曾招待我近兩個月的上田氏一家,除了慶幸有這緣份外,看到四處井然有序、風貌依舊,亦深深佩服八幡居民維護小鎮民風的努力。

重訪舊地,不期然想到四百多公里外的一輪翻天覆地。這次大災,數以十計的沿岸鄉鎮幾夷為平地、數以萬計的生命消失於無形、而數以十萬計僥倖逃過大難的則頓然無家可歸。

當然,對重災區的居民來說,目前最要緊的,是尋回親人和解決物資短缺的問題(當然也要應付輻射洩漏帶來的影響)。但長遠來說,無論是受災地區以至日本整體,似乎都無法逃避這次大災特顯出來的一個問題:即如何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變遷。

日本東北大災,地震固然是禍首,但海嘯造成的傷亡無疑更巨大。日本政府,在地震發生後數分鐘,其實已啟動了海嘯預告系統(亦因此,各電視台能預知在那裡可以拍攝到海嘯來臨的畫面)。問題是,即使東北地區大部分居民已知道海嘯將至,不少住在沿岸鄉鎮的長者(由於年輕人多遷往城市就業,日本鄉鎮長者人口的比例也大多較高),實在想跑也跑不動。

大災過後,如何應付鄉鎮人口老化,無疑會是日本要面對的問題之一。有人會建議,既然年輕人大多不願(或無法)留在鄉下,政府不如索性放棄重建個別鄉鎮,並積極鼓勵一直堅持留下來的長者搬到城市居住。我對日本社會說不上有很深的認識,對社會政策制訂所牽涉的政治及經濟考慮,更所知有限。但作為一個社會及文化史學者,我在這裡只想指出,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,是跟當地的社會組織及結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容許鄉鎮消失,也許可以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一些問題,但地方社會組織的解體,無論如何總會改變日本的民風民俗。

這段日子,我一直有留意華人世界對日本大災的反應。在我接觸到的媒體中,不少人在讚賞日本人的互助精神之餘,會直接或間接提出一個疑問:為什麼在華人世界(尤其是在中國和香港),很難才能找到這種守望相助的精神?要認真回應這個提問,固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做到。在這裡我只想指出,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,破壞容易而建設難。無論是在日本還是中國,要做到守望相助就是要實踐以人為本(簡單來說,即要尊重每一個人)的精神。中國經濟開放已經三十多年,經濟發展與人本精神,卻越來越背道而馳。中國不是沒有其郡上八幡,但在建設所謂小康社會的大前提下,中國似乎已越來越沒有容納人本精神的空間。

(載2011年3月29日《星島日報》加西版「學苑隨筆」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