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August 2010

「大歷史」與「小歷史」

最近由於要準備遠行,決定把多年來未有處理過的相片和錄影帶作了一次整理。其實所謂「整理」,亦只不過是把多年未有翻看過的相片和錄影帶製成了多個數碼拷貝,並把不同拷貝存放在不同地方。這次整理工作,雖然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一件小事情,卻令我聯想到一個與自己本行息息相關的問題。

歷史研究,方向雖然日新月異,但其最終關懷,似乎還是離不開以人為本位。在這個前提下,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史料,其實不是甚麼條約或甚麼憲章之類的東西,而是個人(或個別家庭)留下的一手資料。要了解20世紀以前的社會,史學家碰到的最大障礙,往往是一手資料的不足(在近代以前,只有一少部分人有留下文字紀錄的本事)。相對來說,日後有興趣研究21世紀社會的史學家,他們將會碰到的,應該不再是資料不足的問題,而是資訊膨脹所帶來的後遺症。

要先說明,我決沒有否定現代通訊科技的意思(說實在,沒有電郵,這篇文章大概亦不可能準時見報)。我在這裡只想指出的是,當我們每天利用電郵、短訊、微博、facebook等等科技與别人通訊(或利用數碼相機或攝錄機把生活點滴紀錄下來)的同時,也許應該考慮一下,該怎樣才可以較有系統地去保存個人或家庭留下的一手資料。不少讀者也許會有這樣一個誤解,即要大時代或大人物才可成為歷史研究的對象。但其實「大歷史」背後的「小歷史」往往更能反映一個時代的轉變(這亦是龍應台住《大江大海》之這麼成功的原因之一)。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大家每時每刻都要以見證歷史為己任(這樣一個包袱無疑是太沉重);我只希望鼓勵大家,在利用科技的同時,能把個人或家庭的一手資料,有系統地保存下來。

到今天,當有機會回到自己父母家,其中一個最大的樂趣就是翻看舊相簿和重新感受舊相片背後的故事。對我來說,現代人面對的挑戰之一,正正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科技去保存有關個人或自身家庭的故事。

(載2010年8月17日《星島日報》加西版「學苑隨筆」欄)